<
y9h6小说网 > 穿越小说 > 临安不夜侯 > 第574章 总攻
    孔丘与十哲的塑像被抬到了丽正门前,孔老大在前,十哲在后,一字排开。

    再其后,则是数千名目前虽然还不是官,但已经拿着朝廷俸禄,成为预备役的学生们伏阙上书。

    在这数千名学生后面,则是数万名为之欢呼呐喊、进行声援的临安百姓。

    朝堂之上,闻讯后顿时大乱。

    今日,是皇帝临朝的日子。

    大宋的皇帝上朝不像明清时候那么频繁,赵瑗登基后比赵构勤快些,但一个月也不过临朝六七次。

    每个月的一号,一般是上朝的固定日期,但是昨儿个赵官家“身体有恙”,所以朝会被推迟了一天,恰恰就应在了众学子上书的这一天。

    赵瑗叫太监匆忙出了丽正门,向众学子询问来由,然后把他们的上书接了,又返回金殿。

    众学子的上书内容一公布,朝堂上顿时就炸了。

    沈该怒道:“学生们不在学校专心学业,竟敢忘议国政!”

    杨存中道:“首相何必动怒,朝廷设立太学之目的,就是要培养国家所需要的治术人才和贤人君子。

    因此,自太学开设之日起,太学生便注定了是未来为国治政的人才。

    他们关心时政,学有所用,上书言事,有何不可呢?”

    张浚道:“我大宋台谏,允许官民上书言事。太学生不属于官,也属于民吧?上书言事,理所应当。”

    杨存中是個专职的武将,站出来呛沈该毫无问题,而张浚是进士出身。

    不过,他很早就专门任职于武事,几十年下来,已经成了事实上的武将。

    出身也大不过掌握着兵权这一事实,因此他也是完全站在武将这一边的。

    不过,朝廷高级职事多为文人,文人虽然并不全都赞同对文人犯法宽容以待,但这种立场的毕竟占了多数。

    因此二人此言一出,立即遭到众多官员的指责。

    丽正门外,正有无数人伏阙上书,朝堂上却已经吵成了一锅粥。

    杨沅早就知道阻力会很大,阻力主要来自于上层。

    这也是他第一次采取迂回之策,先从下边发动的主要原因。

    不过,他知道坐在最高位置上的那一位,也是倾向于这次民意所属的,这就是他的底气所在。

    朝堂之上的激辩随着双方下场的人越来越多,形势也愈发地混乱。

    原来朝堂上泾渭分明的两大阵营,主要是保守派和激进派,可是现在,它们再度分裂了。

    因为保守主和派中也不都是文官,而激进主战派中也不都是武将。

    现在太学生们上书要求取消“不杀士大夫”的弊政,这两大阵营中有人赞成、有人反对,于是自然就产生了分裂。

    更加微妙的是,今日这个议题的起因是大理寺和刑部与都察院撕逼,就张宓该不该死的问题争夺话语权。

    但是当一个更高层次的论题摆在面前时,大理寺、刑部和都察院内部也产生了分裂。

    一部分司法官认为不能废除对士大夫的优容,另外一些司法官则认为应该废除。

    这其中,一部分人纯粹是出于公心,但也有一部分人,是认为废除这一条款,会提高三法司的地位和权力。

    所以,不要简单地把它看成两个对立的阵营,同一阵营里的人诉求也不一样,会随时产生再分化。

    “萧御史!”

    萧毅然正要挺身而出加入战团,就被杨沅一把摁住了。

    杨沅摇了摇头,道:“今天的风太大,你兜不住的,让我来吧。”

    杨沅拉开萧毅然,挺身向前走去,卢承泽张了张嘴,却没有再说话。

    萧毅然和卢承泽是之前和大理寺打嘴仗的主辩手,此时此刻虽然被太学生引申的主题改变了,可他们自觉没有临阵退缩的道理。

    因此,不仅萧毅然决定下场激辩,卢承泽也有点上头了。

    可是,此时本可继续避居幕后的杨沅却挺身站到了他们的前面。

    卢承泽之前和大理寺打嘴仗的时候出尽了风头,作为一个都察院的新人,一个在监察御史中资历也最浅的年轻人,算是彻底打响了名声。

    也因此,今天他不能回避,这是一个人有所得的时候必须要做出的付出。

    可他没有想到,本可以避居幕后进退自如的杨沅,偏偏选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。

    都察院副都御史肖鸿基眼见双方争吵的面红耳赤,不禁眼珠一转,便想把战火引到杨沅身上,此时此刻,怎么可以让杨沅这个罪魁祸首置身事外,务必要让他成为众矢之的才对。

    不过,肖鸿基不想暴露自己的立场,否则以后他在都察院的处境堪虞。

    肖鸿基急急思索了一下,想到了一个巧妙的话引,便往前一站,举起双手,大喝道:“诸位,都静一静!诸位都是朝廷大臣,御前喧哗,成何体统!”

    “大家都静一静,我都察院有话说!”

    朝堂上的喧哗声一停,所有人都向肖鸿基看来。

    肖鸿基正要铺垫几句,便把战火引到杨沅身上,杨沅这边摁住了萧毅然,已然挺身而出。

    “官家,臣以为,反对取消这一弊政的官,朝廷都该好好查一查,我都察院,愿意担当此事!”

    杨沅语出惊人,本来尚有些许未曾平静的声浪也瞬间消失了。

    肖鸿基站在一旁,顿时如芒在背。

    他刚喊了一句“我都察院有话说”,杨沅就来了这么一句,倒像是他和杨沅意见一致,杨沅是受他指使才出头的,偏又不宜解释,着实郁闷。

    杨沅走上前,向众大臣扫视了一眼,沉声道:“如此惧怕惩治枉法士大夫的,会是一群什么人呢?难不成是有人心中有鬼,在给自己预留退路?”

    汤思退脸色一冷,沉声喝道:“你放肆!杨沅,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?”

    杨沅缓缓转身,面对这位宰执中排名第一的人丝毫不惧,反问道:“难道下官的推断不合情理吗?”

    汤思退道:“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。士大夫以直言谠论倡于朝廷,以名节相高,廉耻相尚,向来是临难不屈,匡直辅翼,忠义气节,与寻常人自然不同!”

    杨沅颔首道:“下官也是读书人,汤参政所言,下官深以为然。但是,汤参政所说的以直言谠论倡于朝廷,以名节相高,廉耻相尚,向来临难不屈,匡直辅翼,忠义气节的士大夫,也包括那些贪赃枉法、罔顾人伦、杀害人命的犯人吗?”

    汤思退吱唔道:“这……他们虽然犯了错,可他们毕竟读过圣贤书……”

    杨沅很不理解他的脑回路,截口道:“所以呢?《礼记·曲礼》中有言:“八十、九十曰耄,七年曰悼。悼与耄,虽有罪,不加刑焉。此为何意,还请汤参政教我。”

    汤思退晒然道:“《周礼·秋官·司刺》有‘三赦’之规。‘一赦曰幼弱,再赦曰老耄,三赦曰蠢愚。’也就是说,幼小者与老年人还有痴呆者,有罪时当赦免或减刑。你是状元,难道连这也不知道?”

    杨沅反问道:“那么,士大夫犯法,他是老糊涂了,太小不懂事,还是痴呆了,所以要宽宥吗?”

    汤思退一呆。

    杨沅提高声音道:“知法犯法,罪加一等,这么简单的道理,还要读书才明白吗?士大夫习圣贤书,更应知教化。

    结果有些人做了什么?其行径畜生不如。这岂不正说明,这些人接受了圣人教化,依旧教化不了,是枉披了一张人皮的禽兽?”

    “这……你……”

    汤思退顿时语塞,饶是他擅辩,可是这种人的所作所为实在理不直气不壮,无从辩起。

    杨沅转向御座,拱手道:“官家,太学生们上书言事,不计个人利害,这是忠于官家、忠于大宋的义举。

    如今他们正拜伏于宫门之外,朝堂之上一闻上书,便先自争吵起来,难道不该听听这些太学生究竟是怎么想、怎么看的吗?

    官家何不从太学生中择其几员请上殿来,让众文武也能明白他们的所思所想。如此,再有决断也能让天下人心服口服。”

    晋王赵璩马上道:“臣附议,杨佥宪所言有理,官家应该听听太学生们的心声才是。”

    “嗯……”

    赵瑗向众文武扫了一眼,说道:“来人,命太学生推举几人,上殿言事。”

    当下就有内侍急急奔去丽正门,随后就有几名有声望且善辩的太学生被学生们推选出来,进入了皇宫。

    皇宫这种地方,他们还是第一次来,心情满是新奇、激动与惶恐。

    可是,因为上书言事,得以进入皇宫,在官家和朝廷诸公面前侃侃言政,这让他们愈发觉得自己使命神圣,热血也为之沸腾起来。

    四名由太学、武学和国子监推选的代表进入大殿,向官家见礼,阐明了来意。

    吏部尚书谭鹰炆立即驳斥道:“荒唐,我大宋祖制,优容士大夫与上书言事者。否则,就凭伱一学生,不思学习,妄议国政,先就要被开革出太学了,如今却在这里胡言乱语,要求废了祖制。”

    那太学生叶荃听了顿时热血上头,抗声道:“祖制?请问我大宋哪一条祖制,对于枉法的士大夫不予严惩了?优容士大夫和纵容士大夫中的枉法者,是一回事吗?”

    谭尚书被一个太学生直斥,老脸顿时挂不住了。

    他沉下脸色道:“你年纪轻轻,懂得什么?我大宋祖制,尽人皆知,你不知道,那是你学业不精。回太学去,好好请教一下你的老师,本官可没有教导你的义务。”

    叶荃是个学霸,这时热血上头,也顾不得对方是朝廷大员了,马上道:“祖制尽人皆知?学生对于祖制,倒也略知一二。

    我大宋太祖,深恶赃吏,内外官犯赃罪者,多弃市处置。建隆二年,商河县令李瑶,坐赃杖死;庚寅,供奉官李继昭坐盗卖官船弃市。建隆三年,蔡河务纲官王训等四人,坐以糠土杂军粮,磔于市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乾德四年:光禄少卿郭玘坐赃弃市。乾德五年:仓部员外郎陈郾坐赃弃市。开宝五年:右拾遗张恂坐赃弃市;殿中侍御史张穆坐赃弃市。开宝七年:太子中舍胡德冲坐隐官钱,弃市;太子中允李仁友坐不法,弃市……

    一句句弃市(公开处死),听得众大臣异常刺耳。

    这些史实,就算谭尚书知道,做官这么多年也早忘光了,听的他一愣一愣的,根本无从反驳。

    国子监生是弘毅一看,哪能让太学专美于前呢,于是也上前一步,朗声道:

    “太宗朝太平兴国三年,泗州录事参军徐璧坐监仓受贿出虚券,弃市;侍御史赵承嗣坐监市征隐官钱,弃市;中书令史李知古坐受赇擅改刑部所定法,杖杀之;詹事丞徐选坐赃,杖杀之。

    太平兴国六年,监察御史张白坐知蔡州日假官钱籴粜,弃市。雍熙二年,殿前承旨王著坐监资州兵为奸赃,弃市。淳化二年:监察御史祖吉坐知晋州日为奸赃,弃市……”

    武学的武举生辛云飞能被推选出来,当然也是文才比较出众的,要不然金殿之上又不能打架,武举们推选他出来干什么。

    他虽不如这两位熟记经史,勉强也能记住一二,马上不甘示弱地上前道:“真宗朝,咸平五年,知荣州褚德臻坐盗取官银,弃市……”

    魏良臣大怒道:“住口,住口,你们所言,难道本官不知道吗?须知开国初,当用重典,太平盛世时……”

    杨沅突然道:“魏相,你说……太平、盛世?天下太平了吗?已经盛世了吗?你我如今,可是正站在临安行在啊,咱们大宋的国都还在金人手中呢,比之太祖太宗时,咱们已经是太平盛世了?”

    魏良臣顿时哑然,这又是一个任他舌灿莲花也无法辩驳的事实。

    杨沅转身面向皇帝,沉声道:“官家,诸位大臣口口声声说,祖制不可违。可什么是祖制?这大宋,是太祖皇帝建立的,大宋的祖制,当然就是太祖定下的规矩。

    那么,我等君臣,是不是应该一体遵守太祖皇帝钦定的《皇宋刑统》呢?”

    几名太学生并不认识这位年轻的绯袍官员是谁,但是见他站在自己这边,顿时心生知己之感。

    武举辛云飞马上高声道:“要说祖制,我大宋祖制就是太祖皇帝定下的规矩!”

    是弘毅也激动了,振声道:“我朝自太祖殡天,帝皇之位便转移到了太宗一脉。

    当今圣上乃太祖血裔,如今帝皇之位复归于太祖后人,太祖之制亦当恢复才是。”

    叶荃马上道:“请官家恢复祖制,朝廷上下人等,当一体遵从《皇宋刑统》!”

    杨存中、张浚等人闻言,马上说道:“臣附议!”

    汤思退怒道:“太祖誓碑不用遵守了吗?”

    杨沅立即大声喝道:“子虚乌有的誓碑?汤参政,它在哪里?”

    杨沅毫不退让,跨前一步,厉声道:“史书不见有载,百官不曾见过,例代先皇不曾说过,一个从金国逃回的曹勋信口言之,就成了祖制了,可有任何佐证?”

    “这……,许是金人占据太庙时,将之毁坏或者运走了……”

    “或是将之毁坏或运走了?如此重大之事,全无证据,就凭汤参政一句或许?

    太庙中诸物,金人少有损坏,除了掳走了珠宝祭器等财物,余者皆在,后被朝廷运过江来。

    那块重达数千斤的巨大石碑,于金人毫无价值,谁去把它一锤锤砸成齑粉,又或者为何要把它千里迢迢运去上京?”

    杨沅转向赵瑗,拱手道:“官家,汤参政若是不信,臣以为,可以派他前往新金,到上京城里亲自看一看,访一访。

    对了,朝廷还应该找一块高九尺,阔四尺,厚一尺的石碑,让他押运去上京。或许汤参政一路押送时就能想明白,金人为何要如此无聊,把它砸成粉末,亦或不辞辛苦地把它运去上京!”

    谭尚书厉声喝道:“杨沅!你不知商鞅作法自毙的故事吗?”

    杨沅看向谭尚书,目光如剑:“所以,谭尚书你是担心自己有朝一日会枉法呢,还是认为官家是个昏君?”

    “你……你……”

    谭尚书气的老脸通红,指着杨沅不停地哆嗦。

    大理寺卿吴书一见,连忙出班奏道:“官家,朝野动荡,皆因张宓。张宓之罪,已然惹得天怒人怨。臣以为,官家当下旨加罪,判其死刑,以息天下之怒。”

    太学生叶荃马上道:“张宓固然该死,可朝廷律法,为何判不得他死?学生们今日上书官家,正是因为张宓该死而未死,他为何该死而未死,这才是臣等上书的原因,不可因张宓追判死刑而本末倒置!”

    吴书的官帽气的都要耸立起来了。

    张宓,张宓,这个张宓,真是该死啊!

    当初我们大理寺怎么就没判他死刑呢!

    现在我想判他死刑了,可这些读书读傻了的混账学生,反而不依不饶了,真是岂有此理。

    沈该等人慌了,大势恐已不可逆了,他们也要因为这件事成为天下人嘲笑的对象了。

    可是杨沅眼见如此一幕,眉头却是微微一皱,心中隐隐有些不安。

    哪里不妥?究竟是哪里不对了?

    陡然,杨沅心中灵光一闪,他终于明白,问题出现在哪里了。

    这里边有着一个重大隐患,是他此前谋划此事时不曾想到的。

    如今身临其境,他才突然想起哪里出了问题。

    他是搞危机公关出身的,习惯站到不同立场的当事人的位置,去揣摩对方的心思,据以思索更加妥当的解决方案。

    这已成了他处理事情时一种本能的思考方式。

    方才,他隐隐有些不安,代入赵瑗的立场对于此情此景进行一番分析之后,他就发现了问题所在。

    于是,杨沅马上补救道:“官家今日俯徇舆情,勘察民意,百官与学子,皆已痛陈利害。

    其中利弊得失,还需官家权衡思量之后,慎作圣裁,以明正法典!

    臣以为,朝议今日至此可矣!”

    鹅王诧异地看了杨沅一眼,眼看风向已转,正该趁胜追击啊,只要大家再鼓一把劲儿,皇兄就可以顺势恢复真正的祖制了,二郎怎么突然改了主意?

    他是以退为进?

    赵璩仔细看了杨沅一眼,杨沅若有所觉,马上回了他一个眼神儿。

    赵璩顿时明白过来,二郎是认真的。

    虽然不理解杨沅为何要这么做,但赵璩相信杨沅这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。

    于是,赵璩马上道:“官家,文武百官和上书的太学生们都已阐述了各自的见解。但兹事体大。

    官家总揽乾纲,政自己出,更该慎作决断。因此,臣亦以为,还请官家三思,而后行之,更为妥当!”

    赵瑗眉头微微一皱,这是增强皇权的事情,他也求之不得,恨不得马上做出改变。

    眼下形势大好,何必节外生枝?

    不过,他自然不便显出迫不及待的意思来,想了一想,便点头道:“众卿所言,各有理据,朕已悉数知之。此议,待朕思量之后,再作裁决吧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