穗岁看着两位老夫人鬓边的白发,眼眶发红,心中也很是不舍。
夏老夫人和夏老爷子收拾的很是干净,衣衫整洁没有褶皱,但身上还是难掩药味儿,就算是平日里不怎么吃药,难免膝盖疼、肩膀疼,要时常贴上膏药,这膏药的味道久久都无法散去。
这个年纪的老人家,看一次就少一次。
他们的身体日渐虚弱,是一日不如一日,都说人上了年纪之后就容易中风,还容易摔倒,所以,穗岁和娄钧留了好些丹药和药方在夏府。
穗岁说:“外祖母,滋补身子的汤药每个月都要喝上三五回,对身体大有裨益。”
夏老夫人苍老的手握着穗岁的手,那双手布满皱纹却依然温暖,她说:“放心放心,我们一定好好的,还等着你们带着孩子过来再看看我们呢!”
“外祖母,外祖父,我们一定常来,外祖母外祖父吉人自有天相,一定会长命百岁的。”
马车和一应路上的用品全都准备好了之后,娄钧和穗岁上了马车,二人掀开了马车帘子和夏家的人告别。
夏老爷子、夏老夫人等人一直目送着马车离开,直到消失在视野之中
……
送走了穗岁和娄钧后,夏府内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离愁,但很快,因为寿婉晴的忙碌而渐渐的消散了这股忧伤。
穗岁在走之前曾经和寿婉晴说,夏老夫人、夏老爷子如今在府上都是无事可做,让她有空的时候多去找两个老人家说说话,同时,办学堂的事情也可以找二老商量对策。
如此以来,夏老夫人和夏老爷子有了记挂着的事情,有了需要操办的事情,也不会那么无聊,郁郁寡欢,整个人的精气神也会更好。
在寿婉晴的操持下,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,夏家上下齐心协力,开始帮着寿婉晴准备授课的地方。
寿婉晴从前并没有当过讲学的女先生,便想着先在夏府里面教着府上想要读书写字的丫鬟小厮们认字、练字、读书。
授课的地方就在丫鬟和小厮们休息的院子里,他们清理出一间空置的偏房作为最初的教室,那里虽不宽敞,但足够安静。
丫鬟小厮们利用闲暇时间,聚集到这间小小的偏房里,跟随寿婉晴学习。
到了后来,想要读书习字的丫鬟小厮们越来越多,这偏房也就不够大了,每次上课都是拥挤不堪。
最近天气还算是不错,寿婉晴便决定在院子里授课。
寿婉晴指挥着几个身姿高大的小厮:“把屋子里的桌椅板凳都搬出来吧,砚台毛笔什么的,都小心些,可别摔坏了。”
不用寿婉晴说,小厮们都是十分宝贵着这些东西。有的两人合力抬起长凳,有的将砚台抱在怀里很是小心翼翼,生怕一不小心就让它们受损。
第417章 罂粟已泛滥成灾
虽然汗水沿着他们的额头滑落,浸湿了衣衫,但他们的脸上却洋溢着满足与幸福。
他们没钱去学堂,没钱买笔墨纸砚,如今夏家愿意给他们这个机会让他们免费的来学习,他们已经是感激不尽了,自然会将东西都小心着,避免磕碰。
不远处,夏盼梧看着忙碌着的寿婉晴,看得移不开眼。
在现在的寿婉晴的身上,哪里还能看到那个病恹恹地躲在屋子里,没有了生的希望的女子。
如今的她阳光明媚,添了几分柔和的光辉,整个人的身上都散发着一种向上的力量,让人忍不住想要靠近。
他走到寿婉晴的身旁:“有没有什么,是我能教的?”
寿婉晴放下手中的书本,看着她说道:“你有时间教书吗?不是还要走南闯北的去送货?”
夏盼梧说:“春夏是送货的时候,到了秋冬,我就闲下来了。”
寿婉晴想了想:“那不如,你有空的时候来教大家算数吧!”
夏盼梧:“好,没准儿以后还能从里面挑几个来帮我算账,理账。”
“那一定是能的,他们对知识很是渴望,举一个不那么恰当的例子,就像是得到了春雨浇灌的野草,正疯狂地生长。”
唐氏闲来无事的时候也会来看寿婉晴教书,看到寿婉晴正正专心致志地授课,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感慨。
目光中满是惊异与赞赏:“这丫头年纪不大,上起课来倒像是个老学究似的,一板一眼的很是认真。”
“让人的目光,不由自主地就想要集中在她的身上。”
唐氏身旁的嬷嬷笑道:“可不是嘛,现在啊,夫人您看,寿小姐这上课的模样,可真是有模有样。”
“咱们府上的丫鬟小厮都不叫她寿小姐了,都恭恭敬敬地尊称一声寿先生呢!”
“奴婢看,寿先生不仅学问好,还颇有耐心。咱们盼心小姐的琴技一直难以精进,或许可以请寿先生来指点一二。说不定,在寿先生的教导下,盼心小姐的琴技能有大长进呢!”
唐氏点点头,想着寿婉晴在夏府教书都是免费的,在夏府教书并非出于名利,她这般认真尽心,而且她也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,她琢磨着应该每个月给寿婉晴月例银子才是。
打定主意后,唐氏便吩咐身旁的嬷嬷道:“你去打听打听,这青石镇附近,教书的先生每个月可得多少银两,打听清楚了之后,跟管事的说一声,我们按照市价的两倍给婉晴姑娘。”